共探科學教育提質增效實踐路徑 花園外國語學校承辦東陽市“2026年初中科學中考復習與備考聯合研訓活動”
共探科學教育提質增效實踐路徑
花園外國語學校承辦東陽市“2026年初中科學中考復習與備考聯合研訓活動”
10月21日至22日,花園外國語學校承辦由東陽市教育局教研室聯合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舉辦的“2026年初中科學中考復習與備考聯合研訓活動”,匯聚全省科學教育精英,圍繞新教材教學與中考備考策略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探索科學教育提質增效的實踐路徑。
中考復習,課堂是主陣地。如何打造高效、精準的復習課堂,是共同關注的焦點。花園外國語學校教師熊飛執教《模型建構:溶液濃度監測儀——探究溶液濃度與電阻的定量關系》,以“鹽溶液濃度監測儀”為項目載體,融合電學與溶液知識,構建“需求—方案—建模—驗證”的教學主線,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設計、數據采集與模型建構,完成從問題提出到成果應用的全過程。課堂中,學生自主優化測量方法,運用等效替代法提升實驗精度,展現出良好的科學思維與工程技術素養。而慈溪育才中學教師黃鋮益則帶來《電路探秘:AI攝像儀暗盒破解》,以偵探情境貫穿課堂,通過“線索采集—數據分析—真相推導”三個環節,引導學生設計電路、測量電阻、推導暗盒結構,在真實任務中深化對電路規律的理解。課程設計層層遞進,既有基礎鞏固,又有思維拓展,充分體現“做中學”理念。
專家講座環節,浙江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初中科學教研員黃鵬飛作《指向探究實踐的初中科學教學與測評設計》的專題報告,以PISA科學素養框架為基準,對比2015年與2025年科學測評維度的演變,提出科學教學應聚焦四大關鍵能力:科學解釋現象、評價與設計探究、解釋數據與證據、運用科學信息決策。他指出,測評設計應重視科學方法的融入,如控制變量、模型建構與操作性定義,推動命題從“知識立意”走向“素養立意”,實現科學探究與技術工程實踐的雙軌并進。
浙江省教育學會初中科學分會副秘書長、金華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科學教研員葛新福則以《新教育 新課程 新評價:科學命題、評價與實踐》為題,結合教師實驗技能大賽案例,闡釋基于真實情境的教學設計策略。他強調,要培養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融合正向與逆向思維,真正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他指出,教師應著力設計能激發思維沖突的真實任務,讓學生親歷“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分析證據—形成結論”的完整科學實踐鏈條,并注重訓練使用規范、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與論證,從而將科學探究能力與嚴謹求實的學科品格內化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品格。他還對浙江省科學中考試題進行深度剖析,精準概括其特點和命題趨勢,為中考復習備考指明了路徑。
此次研訓活動以課堂為基、以專家為引,實現了從教學實踐到理論建構的閉環提升。參訓教師們紛紛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科學課程改革,優化備考策略,在素養導向的教學評一體化實踐中不斷探索,共同推動浙江省初中科學教育邁向優質均衡發展新臺階。

